我们破釜沉舟,“硬骨头”终成垫脚石
编者按
从68%到99%,恩施市法院用了三年。面对13000余案件,他们破釜沉舟。3月17日,在省法院第十一期全省法院院长研讨班上,恩施市法院的经验介绍引发强烈共鸣。湖北日报记者深入采访,被干警们“案不积卷、事不过夜”的奋斗姿态深深触动。透过这场刀刃向内的改革,我们看到:关键少数挺膺担当,“硬骨头”终成垫脚石。
湖北日报2025年5月15日第5版
从68%到99%,这是恩施市法院2021年至2024年审限内结案率的变化。
恩施市所辖区域390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2万余人,下辖19个乡镇、街道办事处。2021年,恩施市法院积案成顽疾,当年第三季度末,已有13000余件积案未结。
要破解发展困局,必须把案件办结!恩施市法院全体干警下定决心。
“3年多来,我们倒排工期,以紧凑节奏推动积案清理,建立减积、防积常态化机制防止‘边清边积’,效果明显。”近日,恩施市法院院长肖进表示,将持续转变司法理念,努力实现案结事了,用优质司法服务办好群众的大事小事。
院长带头办结积案
“现在的恩施市法院是不是大家心目中理想的法院?”
2021年9月,肖进调任恩施市法院院长。上任伊始,他在全院组织开展一场大讨论,以“理想的法院”为主题,邀请所有干警畅所欲言。
13000余件积案未结,新案还在源源不断产生。2021年恩施市法院新收案26558件,2022年新收案22109件,2023年新收案23405件,2024年新收案20419件。新立案件排期开庭大部分在3个月以后,当事人意见很大。
这场大讨论中,大家得出一致结论:案件“办不走”是影响恩施市法院发展的沉重包袱,是审执工作走入良性循环的拦路虎,是不断侵蚀干部队伍信心的根源。
必须破题!
2021年10月,恩施市法院以“全面突围、奋力崛起、冲刺前列”为目标,启动积案清理攻坚战。
该院实行庭长与普通干警无差别办案,院领导兜底办案(年办案量不低于120件),推动院领导带头办大案、办难案。院领导挂帅组建“清积指挥部”,明确院长为积案清理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直接包案人。1年以上长期未结案件全部由院领导包案办理,通过召开党组会、审委会等方式,逐案分析问题症结、明确思路,分块解决。
“建立‘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整改清单’一案一报告机制,建立‘数据会商、联席会议、领导调度’机制,建立案件全流程跟踪监督机制……每天都在追问‘今天结案了吗’。”恩施市法院审管办主任吉莉说,她给每个业务庭发放一份“彩色体检表”,将指标优劣分为“红黄蓝”三色标识,帮助法官量化办案进度。
在一起继承纠纷案件中,当事人张某、李某系再婚,婚后未生育子女。张某意外死亡后,张某父母与李某因遗产继承产生纠纷。双方缺乏血缘纽带,矛盾尖锐,遗产范围也不清晰,案件长期未结。
积案清理工作启动后,恩施市法院通过多次法官联席会寻找案件病灶,法官调整方向,连续发出数份调查令推动查明事实。该案为继承纠纷,但原告多项主张如债务、夫妻共同财产分割等超出继承范畴。为减少当事人诉累,法官将原告诉求一并处理,最终化解双方矛盾,获得当事人肯定。
2023年11月,恩施市法院1年以上长期未结案件实现“清零”。
就地解决纠纷,叩开村民心门
2022年,恩施市法院决定在矛盾纠纷最集中的新城区金子坝街道办事处设立巡回审判庭。
“设立巡回法庭,目的是将解纷关口前移,不让新收案件变积案,防止‘边清边积’。”恩施市法院副院长韩笑莲介绍,巡回审判可将审判力量下沉,“就地”解决矛盾。
为提升案件化解效率,恩施市法院建立“坐堂审案+巡回办案”机制,通过设立巡回审判庭、巡回办案点、共享法庭(法企联络点)等,让法官带案下沉村居、企业、单位开展巡回审判、矛盾调处。
同时,引导群众通过非诉讼方式化解矛盾。恩施市法院深度融入辖区“1+4+N”基层治理体系,与人社、妇联等37个部门建立常态化诉调对接机制,设立全州首家特邀调解室,聘请10名特邀调解员轮值调解。3年来,通过先行调解化解纠纷15000余件。
恩施市法院还常态化开展“进乡村、进社区、进网格”活动,贴近群众开展普法宣传、法律咨询、指导基层调解等工作,激发基层治理单元参与矛盾纠纷化解活力,将大量矛盾吸附在基层、化解在基层。3年来,全院受案数实现“三连降”,整体降幅超24%,下降数居恩施州全州第一。
恩施市法院大峡谷风景区法庭庭长叶丹是金子坝街道巡回审判庭的第一任负责人,他的任务就是让辖区内16万人口、2.3万家市场主体的矛盾纠纷尽量在巡回审判庭内解决。
为此,叶丹一边积极与当地综治部门合作,让办案人员腾出精力全心办案;一边争取辖区内村(居)委会的支持,与法官联手开展调解、送达等工作,帮助叩开村民心门。
案件压力大,但榜样的力量让叶丹充满斗志。“院领导都在带头办案,我们有什么理由退缩呢?”他说。
金子坝街道巡回审判庭成立那年,8个月内叶丹结案866件,成为恩施州全州法院员额法官结案数之首。
当事人亲手给法院写了一封感谢信
积案清理工作,紧迫但丝毫不能马虎,对法官的专业素养提出了很高要求。
恩施市法院民二庭庭长杜炼对一起共有物分割案件至今难忘。
“双方矛盾积累十余年,心中怨气越积越深。”杜炼回忆,诉讼过程中,有2名当事人离世,诉讼原本应当中止,但考虑到由来已久的矛盾需尽快化解,法官主动追加当事人,继续诉讼过程。一次次调取证据、多次开庭、反复研究,前后修改了10版判决书,终于将法理情理说透彻,让当事人心服口服。
“判决书送达以后,原告当事人亲手给法院写了一封感谢信。我们把这封感谢信装订在案件副卷中,时刻提醒自己审判工作要无愧于己、无愧于人。”杜炼说。
专业化,是恩施市法院积案清理效率与质量并重的“秘诀”之一。
该院组建金融借款、建工、家事、破产等7个专业审判团队,实现类案专审。3年来,各专业团队共结案14930件,平均结案时长由2021年的95天降至2024年的45天。
提升审判质效,执行工作也是重中之重。
恩施市法院执行局局长黄功凤介绍,该院抽调3名对执行指标非常熟悉的干警组成执行事务中心,负责案件集约查控、繁简分流、质效分析,每日对关键执行质效指标进行通报。成立一支由3名执行员带领3名助理组成的简案快执组,承办案涉标的额在5万元以下、法律关系简单、案件情况不复杂、当事双方对立情绪较轻的执行案件。简案快执组成立以来,每年执结案件1700余件,平均结案时间不超过30天。
全院努力下,恩施市法院积案清理工作势如破竹——
2024年,该院审判质量管理指标达标率100%,其中11项指标优于参考区间,15项指标优于上年同期。与2021年相比,受案数下降6596件,平均结案时间同比缩短50天,上诉率从15.89%降至8.7%,被发回重审案件数下降74.26%,审限内结案率上涨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