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进494个村!大冶法院“挎包法庭”开启新时代便民“长征路”

作者: 张国庆    发布时间:2022-07-26  访问次数:1581

背着巡回审判包,带着法徽,爬过南山、雷山、大茗山,走过田坎,来到景区、村组、企业、学校、田野……近年来,大冶市一支特别的“长征队伍”成为当地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他们走过了近100公里的山路,足迹踏遍56个社区、村,让司法为民“最后一公里”变成“最美一公里”。

大冶法院发扬“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法院模范”吴远瑞的“山区挎包办案”精神,创新推出“开庭+调解+普法+调研”巡回审判模式,推进“一村一案”,将司法服务资源力量下沉,走出了一条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的新时代便民“长征路”。

图片1.png

一村一案”架起便民线路图

大冶地处鄂东南,长江中游南岸,素有“百里黄金地,江南聚宝盆”之美誉,辖10个乡镇、4个城区街道办事处、1个国家级高新区和1个国有农场,全市共有494个行政村(居),是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中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先后被列为全国首批资源枯竭城市、湖北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市。

图片2.png

“开启新时代‘长征路’,向494个村(居)挺进!”。大冶法院以点带面,架构起“挎包法庭”便民服务“线路图”,号召全院干警“到农村去”,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会议室内,一张彩色的大冶市全景版图上,一面面红色三角旗逐渐向全市社区、村辐射、延伸……

图片3.png

6月30日,“挎包法庭”第56面红旗插在了保安镇农科村胜水村“巡回审判点”,保安法庭负责人曹中文公开审理了一起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全国人大代表、大冶市保安镇农科村党总支书记王能干和当地老干部、乡贤等全程参与,庭审结束后,与保安法庭干警一同化解矛盾纠纷。

保安镇农科村胜水村“巡回审判点”是大冶法院健全多元解纷机制、融入基层社会治理的一个缩影。大冶法院坚持关口前移,建立以“巡回审判点”为重要支点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通过“挎包法庭”推动法官进乡村、进社区、进网格,并邀请代表委员、老党员、老干部、乡贤等组成诉调对接调解员队伍,凝聚起强大调解合力,促进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多元化解。

“巡回审判点”的入驻为百姓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法律支持,为践行“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社会治理格局注入了新元素,巡回审判更是成为当地司法服务的移动超市,被村民们昵称为“挎包法庭”。

截止目前,全市14个诉调对接工作室已向56个建制村幅射,相应成立56个“巡回审判点”,覆盖率已近10%以上的建制村(居),3年内覆盖率有望达到50%以上。

“挎包法庭”飞入寻常百姓家

图片4.png

“感谢你们的高效审理,解了我们燃眉之急!对面酒店刺眼灯光严重影响我小孩睡眠,跟物业反映多次都于事无补。”5月16日,年过七旬的黄大爷顺利完成签约之后,来到“巡回审判点”向驻点法官和老年支部“银发先锋队”再次表达谢意。

物业纠纷涉及面广,小区居民关注度高。速裁团队员额法官马璐、“银发先锋”党支部书记袁致能一行来到一品人家小区巡回审理16起物业纠纷案件,围绕争议焦点,进行法庭调查,现场化解矛盾7件,促成9件案件当事人达成初步调解意向,物业公司整改安全隐患20余处。

大冶法院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紧盯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堵点难点痛点,变“群众上访”为“法官下访”,变“群众多跑路”为“法官多跑腿”,通过家门口审判、调解、宣传、咨询、法治帮扶等方式,让“高堂之上”的法院庭审“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人民群众听得懂、看得见、信得过、靠得住的庭审新模式,方便了当事人诉讼,实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威慑一方”的良好效果,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图片5.png

殷祖法庭辖殷祖镇和刘仁八镇,共有41个社区、村,面积233.15平方公里,人口9万余人,东西相距40多公里,海拔落差2000多米。山路崎岖,交通不便,偏远的村子距法庭单程就有七八十里,法官进村办案除坐车外,有的还要走数小时山路。

图片6.png

“殷祖南山头山路弯弯,上山下山非常耗时。”法官进村办案,多功能挎包是大冶法院巡回审判干警的标配。殷祖法庭庭长胡国艳和书记员郝本舟一行,翻山越岭抄近路巡回审理一起交通事故案时,装有法槌、台签、录音笔、笔记本电脑等的多功能挎包,已将肩膀勒出了深深的红印。

这样的山区,在大冶还有大小雷山、天台山、宫台山、云台山、大茗山等。“挎包法庭”干警几乎踏遍了全市每一个山区,练就了一双“铁脚板”。

图片7.png

东风农场作为湖北省重要的水产品基地,大冶市水产养殖大镇,水产养殖承包合同、民间借贷等纠纷时有发生。还地桥“挎包法庭”在东风农场练山社区“巡回审判点”公开审理了一起《鱼池承包合同》纠纷案。庭审中,承办法官尹泓围绕争议的2个焦点问题进行法庭调查,并组织调解,当场化解矛盾纠纷。

如今,大冶法院挎包法庭将司法服务延伸到大冶494个行政村的偏僻角落。法官携案卷深入百姓田间地头、房前屋后,展开巡回审判、多元调解、普法宣传,实现就地开庭,当庭调解,当庭结案。法官放下高高在上的身段,身体力行司法为民,在新时代的便民“长征路”中传递出浓浓的司法情。

编辑: 邓昭玲 李菲
文章出处: 大冶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