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两学一做”,注重“习惯养成”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阶段、不同场合,根据不同情况,围绕作风建设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先后作出61次重要批示指示,并亲自抓落实。践行“两学一做”,广大党员同志必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打牢思想根基,注重“习惯养成”,转变工作作风。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党员同志要从思想政治教育入手,自觉强化党性修养、宗旨意识和党纪观念,真正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深深根植于思想和行动中,以优良的党风政风凝聚起推动改革发展的正能量。
强化党性修养教育,养成对党忠诚的习惯。良好的党性修养,是党员干部优良作风的重要表现。要坚持把党性修养作为自我教育的重要内容,坚持领导带头学、集体研讨学、专家辅导学、典型引导学、互动交流学、自己主动学等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的学习教育,切实解决自己“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总开关问题,切实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要积极参加“三会一课”、定期党性分析、双重组织生活等,严格党内政治生活,切实把党性精髓全面渗透到心中,实现理想信念坚定、党性修养过硬,对党忠诚,永不叛党。
强化宗旨意识教育,养成一心为民的习惯。强化宗旨意识养成教育,是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前提。要把基层一线作为加强宗旨意识教育的前沿阵地,坚持以“干部下基层、真情五为民”活动为载体,继续深入推行“与民同心、凝心聚力谋发展,与民同向、创业致富奔小康,与民同行、并肩携手促和谐”的“三同工作法”和贴近信访群众送政策、贴近产业大户送项目、贴近困难群众送温暖 “三贴近”等亲民惠民活动,督促自己在基层实践中增强宗旨意识,强化群众观念,始终保持心系群众冷暖的深厚感情和为民排忧解难的满腔热情,始终保持为人民利益奋斗的奔放激情。
加强党风廉政教育,养成清正廉洁的习惯。正确的廉政观是广大党员同志增强反腐免疫力,提升是非辨别力的强大武器。要持续深入开展廉政文化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进家庭、进景区、进医院“八进”活动,通过组织开展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和岗位廉政教育,引导全县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筑牢反腐倡廉思想道德防线,加强道德修养,规范权力行使,培育优良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