猇亭法院“三多”执行员

作者: 文巧玲 张亚庆    发布时间:2018-09-20  访问次数:8587

2.png

在法院工作近28个年头,这两年最忙、最累、最有挑战,最充实、最骄傲、最有意义。”猇亭法院王先年一连用了“六个最”来表达他疲惫而激动的心情。

47岁的王先年,毕业于当阳师范,自修取得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专业本科文凭。1991年考入远安县人民法院,2016年调入猇亭法院,现为猇亭法院法警大队副大队长,派驻执行局办案,正好赶上“用两到三年基本解决执行难”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关键时刻。

两年来,王先年办案数翻了两倍,跑遍了全国20多个大城市,一年有200多天在外面奔波;今年6月至今,他从办公室的沙发“转战”到值班室的床铺已近3个月。领导和同事们送他雅号“三多”执行员。

猇亭法院所在的猇亭区是工业园区,农民变市民、菜园变工厂导致各类案件逐年上升,案多人少的矛盾在业内“小有名气”。

“刚调到猇亭法院的时候,执行局只有2个人,收案数已经达到332件,办案压力不是一般的大啊;三年前一个执行员一年办百来件案件算是标兵了,现在100件算是基本完成任务,一不留神说不定就是垫底!”至今,王先年还是感慨不已。

从调入猇亭法院开始,王先年开启了他的“刷案”生涯。2016年,王先年办案131件;2017年,王先年办案110件;2018年,王先年已办案55件。两年半时间,王先年办结案件296件,且全部是执行实施类案件。

猇亭区境内有沪蓉、沪渝等5条高速,318国道穿区而过,交通事故肇事车辆外地较多;因工业建设,外来人员多,财产基本不在本地;而本地人员外出打工者也多,有的几年不回家,有的回家露个脸就走。被执行人和法院玩“躲猫猫”的花样层出不穷,执行员们只有主动出击,方有一线执行生机。

被执行人刘某某涉及借款合同纠纷案、追索劳动报酬案多个案件,执行款39万余元,房管所、车管所、银行都显示其无可供执行的财产,王先年打听到刘某某在丹东有到期债权。时值寒冬,他和同事在郑州机场转机待了整整一天,抵达沈阳时已是半夜12点,第二天又坐早上9点的火车前往丹东。睡眠不足加上时差原因,又冷又饿,差点让他们冻成“人干”。由于被执行人不配合,王先年和同事在丹东的老厂和新厂之间来回“折腾”,最终确定了刘某某的债权。无处遁逃的刘某某,主动提出将39万元执行款划到法院账户。等到办完案子,两人发梢上全是冰,背后全是汗。

这样历经艰辛,效果不错的案子毕竟不多,更多的是貌似简单,标的不大,道路曲折却收效甚微甚至没有效果的奔波。

这两年,王先年追着被执行人到处跑,跑遍了全国20多个省份,跑出了一年200多天出差在外的记录,跑结了296件执行案件,跑回了近1.7亿元执行标的款。

“被执行人不会在家里等我们,在家里等我们的都是没事做没钱给的人;我们也不能坐在办公室等被执行人,坐在办公室一年上头也等不来一个被执行人;只有抓紧时间走出院门,去找线索、去顺藤摸瓜、去正面交锋,能执结的就执结了,执结不了的也可以敲山震虎。”这是王先年最大的办案心得。

王先年说:“大家经常会在电视里看到办案子的人心思缜密,‘火眼金睛’总会发现常人发现不了之处,其实这个一点也不夸张,现实中,我们执行人员因为办案办的多了,能够分析出其中的一些规律,比如去找被执行人,其亲人说他不在家外出工作去了,你却看见门口晾晒的不同衣物,这个时候就需要多留一个心眼,也许,他就在家躺着或者藏着;有的人借着关心案子的由头来找执行干警打听案件事宜,偶尔会露出‘狐狸尾巴’和‘马脚’,通过他们话语中的漏洞分析问题,总能找到相关线索。”

有财产可供执行的,要想尽办法找到人或者找到财产,然后给被执行人讲道理,讲法律规定。大多数人都不傻,他们知道只要触碰法律,就要接受制裁,所以有财产的大部分人都会履行。

“对于做工作、讲道理仍然拒不执行,甚至转移财产、隐匿财产的,该出手时就出手,绝不手软。”王先年虽然相貌儒雅,性情温和,但是攻坚执行难的手段却是毫不含糊,让多名“老赖”昂首而来,铩羽而归。

一宗民间借贷纠纷中,被执行人黄某某长期躲避执行,自己过着吃吃喝喝的逍遥日子,就是欠着唐某某的2万多元执行款不给。王先年想尽办法,银行存款查了,银行账户冻了,其他财产查了,高消费限制了,失信黑名单也上了,黄某某依旧如宜昌方言所说的“苦瓜皮”一样,在王先年办公室叫嚣“没钱”、“要钱没有要命一条”。王先年果断决定采取拘留措施,法警尚未将黄某某带出法院大门,他就连喊还钱还钱,家属不到半个小时就将执行款送到了法院。

“执行之路是一条艰难之路。被执行人难找,被执行财产难查,被执行人家属扯皮耍赖等等,阻力重重。但是我决不会被困难吓倒,屡败屡战才能屡战屡胜,什么时候我都不会放弃。”连续加班近三个月的王先年依旧斗志昂扬。

一宗承揽合同纠纷案,有大宗财产需要从江西樟树市某工厂执行拖回猇亭。王先年从南昌请了三辆大货车去拖订做人委托加工的产品,但是被该工厂负责人和被申请人订立的攻守同盟“坑”了,无功而返。第二次,王先年采取内部分化措施,先协调、帮助被申请人结清了拖欠的工人工资,然后对阻扰执行的案外人某工厂负责人采取司法处罚。成功破解攻守同盟后,案外人带着律师来到法院,同意立即配合法院执行。虽然当天大雨滂沱,但是执行场面却热火朝天,三台大货车满载而归。

王先年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他说凡事都要迎难而上,就像在《普通的正义》一文中的案子,在他决定去广州执行的时候,有人说,他这趟要跑空,估计人找不到,车也开不回。“事情不去做,永远不知道会不会办成,你看我不光找到了当事人,还把车开回来了。”


文章出处: 省高院宣传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