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无人竞买”到“3亿入驻”,“沉睡的厂房”蝶变“产业引擎”

发布时间:2025-10-11  访问次数:199

996.png

编者按

 近年来,湖北法院围绕服务支点建设,充分发挥审判职能,将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融入司法办案全过程,落实到每一个具体案件。

 本案中,襄阳市樊城区法院主动延伸审判职能,精准施策,不仅成功化解了企业债务困局,还推动了闲置资源的高效盘活。通过司法为市场注入更稳定的法治预期,让市场主体发展信心更足。

 近日,樊城区法院前往襄阳市樊城区太平店镇的华馨纺织产业科技园进行案后回访,眼前的景象令人振奋。这片半年前还是杂草丛生、设备锈蚀的“僵尸厂区”,如今已焕发出勃勃生机。

1.png

 自2018年起,本地重点企业湖北某食品有限公司因经营不善全面停产,9.3万平方米的厂房和土地长期闲置。

 2023年7月,樊城区法院受理该公司的破产清算案,开启了盘活资产、释放产能、推动产业升级的“腾笼换鸟”司法实践。

 面对资产持续贬值的困境,法院以“公开高效、择优选强”为目标,创新采用“竞争+摇号”方式,在一个月内选定了一家经验丰富的清算公司作为管理人。经管理人梳理,该企业面临负债率高、资产闲置率高、社会风险高的“三高”困局,破局的关键在于处置这片厂房和土地。

 然而,资产处置并不顺利。网上公开拍卖多次流拍,陷入僵局。

 法院和管理人及时调整思路,跳出传统处置模式,精准对接市场需求,围绕太平店镇纺织、食品等优势产业,带着“资产清单”主动上门推介。这种将“资产变现”与“产业导入”相结合的方式,为闲置资产找到了新出路。

2.png

 恰逢太平店镇即将打造全新纺织工业园,法院带领管理人团队主动上门寻求合作,与招商部门共建“破产资产推介平台”,靶向邀请有投资意向的多家纺织企业到拍卖厂房实地考察,并量身定制分期拍卖方案,为企业提供更加灵活的投资选择。

 在府院联动的推动下,“沉睡资产”登上了招商“琅琊榜”。经过多轮洽谈和比较,瞄准涤棉布细分领域的襄阳市华馨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携3亿元投资计划脱颖而出。

 后续的资产交付环节,“法律+执行”组合拳打破了买受人的担忧。诉讼清障后,法院立即启动强制执行程序,院领导带头三次勘察厂区现状、逐户走访劝诫滞留企业,三次组织申请执行人与被执行人开展协商。在争取主动腾退未果的情况下,启动强制腾退方案,将厂区“净地”交付。

 与此同时,相关政府部门也积极为企业提供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协助企业办理各项审批手续,共同确保华馨纺织公司投产计划如期推进。

3.png

5.png

4.png

 目前,华馨纺织公司已联合浙江合作伙伴引入高端纺纱生产项目,一期的10台自动化生产线已安装完毕并平稳运行。

 华馨纺织公司此次顺利入驻的高端纱线生产线,产品将填补华中地区高端市场的空白,满足市场对高品质纱线的需求,并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每年能够为企业节约700万元的采购成本,待后续几期项目投产后,预计3年累计产值可达6亿元,税收累计可达300万元。

 更为重要的是,该纺织企业的成功入驻和运营,将在该区域产生强大的产业集聚效应,吸引上下游相关企业向此汇聚,形成完整的纺织产业链条,带动整个区域纺织产业的协同发展,提升区域产业的竞争力。

 从“沉睡资产”到“产业高地”,太平店镇闲置厂房的成功盘活,是“市场化拍卖+精准招商+府院联动”模式的生动实践。华馨纺织公司的入驻不仅激活了存量资源,更将带动区域纺织产业链向高端化跃升。未来,樊城区法院将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以法治护航“两资三能”工程,助力更多“旧资产”变身“新引擎”,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编辑: 柯学文 曹波
文章出处: 省法院民二庭、 襄阳市樊城区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