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青简 | 江河潮涌 拜风而行
——湖北法官文联音乐舞蹈专业委员会首次线下活动在武汉举办

作者: 杨万律、熊田喆等    发布时间:2024-07-06  访问次数:1850

你听,来自冰川的声音,

千百万年涌动的,一江春情!

你看,风儿聚散有形,

流传代代的耳语,指引归期!

吹浪啊,尽情于风雨的前夕,

无惧那,命运起伏的潮汐!

回家吧,是远方传来的讯息,

桨儿呀,划出岁月的呀咿……

一浮一沉,生的意义在一呼吸!

一秋一春,长流无声朝东奔去!

向风而立,挺拔身姿让人着迷!

携雨而去,岸边烟火倒映明明

……

31.png 

 7月5日下午,由湖北法官文学艺术联合会主办,音乐舞蹈专业委员会承办的环境式驻演音乐剧《拜风》观摩交流活动在武汉歌舞剧院520空间开展,全省三级法院代表参加,湖北省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副理事长王利民、理事谢景斌,武汉歌舞剧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熊涛、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陈曦林、副总经理田筠到场指导。活动在湖北法官文联音乐舞蹈专业委员会主任赵莉丽的主持下拉开了序幕,音乐剧编剧胡晓琼介绍了《拜风》音乐剧剧本的创作构思过程、湖北省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副理事长王利民介绍了《协助巡护》和《长江有鱼》两个公益项目。

32.png 

33.png

微信截图_20240708163609.png

35.png

 无惧风浪拜风而出,环境式驻演音乐剧《拜风》讲述了阿江与阿风这一对江边长大的兄弟之情。作为渔民的后代,弟弟阿风延续着祖辈的劳动传统,打渔为生,开起了一家江上餐厅。哥哥阿江则成为了一名行走在长江边的环保摄影师。面对各自的生活与梦想,他们就像两条“线”,时而交集、时而分开。正如江豚顶风而出、迎接新生一样,这对渔民兄弟也始终无惧风浪,在波涛里昂首向前!他们心底的爱缠绕着江水的情,在这平凡世间闪烁着生命的光亮……演员与观众深度融合,剧中人物沉浸在“事件”中、观众沉浸在“流淌的情绪”中。

36.png 

37.png

38.png

39.png

40.png

41.png

42.png

43.png

44.png

 剧中巧妙融入的互动环节,不仅增强了观赏的趣味性,也拉近了观众与舞台的距离,使整个剧场仿佛化为一个共同体验情感起伏的空间。《江豚拜风》无疑是一部集艺术性、思想性和观赏性于一身的佳作,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反复回味。

45.jpg    崔 頔

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

 《拜风》是一部富有冲击力,打破传统舞台与观众之间界限的沉浸式音乐剧,以国家实施长江大保护战略为大背景,以保护长江江豚为切入点,讲述了在长江边长大的渔民后代两兄弟的成长故事。精巧的多媒体手法熔铸多种艺术表演和创作思路,新颖独特的情节设定以及富有感染力的视听体验,带领我们沉浸于一个充满深层次意义的戏剧世界,让我仿佛置身于长江旖旎风光中,对江豚可爱模样深深沉醉不已。同时引发了我对艺术的思考。作为法院工作者,我们应该以更加多样的艺术形式传递法治声音,让人民群众既能欣赏到丰富多彩的法治文艺,又能从中学习了解到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在寓教于乐中,将公平正义的种子播种在人们心间。

46.jpg李 欣

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

 从没来之前的期待到观赏之后的震撼,写实的舞美、专业的演员、精湛的演技,让“长江之美”和“江豚之美”从抽象概念变成了具象化的表达,让人得以身临其境领略长江的魅力和江豚的可爱。“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考察长江后的重大战略考量,长江十年禁渔是长江大保护的战略性举措。作为一名法院人,我可以底气十足地说,保护长江,湖北法院责无旁贷,也功不可没。作为湖北法官文联音乐舞蹈委员会的一份子,我将尽己所能,当好长江大保护的宣传员,为一江清水绵延后世、惠泽华夏贡献力量。

47.jpg        吴 良 志

武汉海事法院

 这部剧通过讲述大时代背景下小人物的悲欢离合展开宏大叙事,在声光电的配合下,让观众们沉浸式体验了视觉、听觉、感觉全方位效果。这样的艺术感染力让我们从事环资审判工作的人受到震撼,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一步强化长江大保护的担当作为方面更有内驱力。江豚又称“长江的微笑”,是一种很有灵性的动物。正是万物有灵,所以人类在地球上才不孤独。我们保护长江,保护长江的微笑,其实就是保护我们自己,保护我们自己的微笑。

48.jpg    张 鹏

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

 江豚逐风一跃,是对生命的敬意,是长江两岸渔民世代无惧风雨昂首向前的精神,更饱含着长江文化的内涵与传承。《拜风》音乐剧,从江豚拜风、渔民上岸引入故事,以小切口的叙事方式展现了长江大保护的宏大事业,用艺术形式为我们带来了一场直击心灵的法治教育和宣传。艺术来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我们环资法官在审理案件中也要把每一个案件当作艺术作品来处理,不仅要严格依法办案,更要处理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处理好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的关系,处理好每个案件的细节,努力达到案结事了人和。充分运用民事调解这一“东方之花”,促使污染企业环保合规,形成企业生产经营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最大公约数。环资法官不应止于审判,更应注重审判延伸,多种形式实现生态环境的修复。还可以通过裁判文书中的“法官寄语”,让判决书成为向社会公众普及生态环境保护理念的重要载体。

49.jpg        黄 秋 玲

红安县人民法院

 今天观看《拜风》给我带来了极大的震撼。一对长江边长大的兄弟,大哥早早离家四处跑拍摄长江,弟弟就在家里打渔照顾家人。弟弟期盼大哥回家守住童年的美好,而哥哥希望弟弟上岸收网保护养育我们的长江,兄弟情深却误解着对方,情与法的冲突让故事跌宕起伏,充满吸引力,充满感染力的音乐和精彩的演绎更是让人耳目一新。江豚拜风,不惧风浪。作为基层法院的一员,我们要学习这种克难奋进的精神,学习这种新颖的艺术宣传形式,拓展视野和思维,讲好新时代的法院故事,以不同的文艺形式继续弘扬宣传法院文化,以更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工作的新挑战,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继续书写法院工作的新篇章。

50.jpg    程 馨 心

鄂州市鄂城区人民法院

 音乐剧《拜风》围绕生活在江边的两兄弟之间多年的情感进行演绎,不论是阿江对江豚的执着还是阿风对“江”家的守护,都引发了观影者对生态保护的思考。拜风形容了江豚飞驰于江面的姿态,然而生活长江边的我们几乎不再能看到江豚的身影,这也让我走出剧场后开始思考制定《长江保护法》的初衷,它不再是冰冷的法律条文,而是在每个文字间赋予了生命的温度。

 近年来,湖北法院通过拍摄民法典和法院工作宣传短片、观赏法院题材电影、开展法治课堂等多元化方式开展普法宣传,让老百姓以轻松的方式理解了晦涩难懂的法条,更直观地看到了法院工作的繁琐,拉近了法官与大众的距离,体现了文艺与法治的结合,同时为审判中心工作高质量发展注入了磅礴的文艺力量。

51.jpg    陈 茁

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

 音乐剧结束了,但我却久久不能出戏。沉浸式的表演让我不自觉地代入,成为那个世代在长江捕鱼为生的渔民家庭中的一员,和他们一起经历长江禁渔收网上岸后生活方式的变化,感受重新谋生的不易。正是他们,为守护长江母亲河舍家弃业,付出巨大。来自社会方方面面越来越多的力量都以他们的方式关注和帮助着渔民们顺利渡过上岸的阵痛。在环资审判一线的我们,能以司法之力为他们做些什么呢?我们生活在新时代,在这个伟大的时代有机会投身长江大保护的伟大事业,何其豪迈,何其幸运!一个个环资案件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面孔和一个个渔民家庭的三餐四季,我们不仅要以坚定的态度彰显司法保护长江的决心,更要以深厚的情怀传递司法人文关怀的温度,为守护长江母亲河,守护母亲河千百年来滋养哺育的长江儿女们贡献司法力量。

52.jpg

53.png

54.png 


编辑: 蔡继涛 曹波
文章出处: 湖北法官文联音乐舞蹈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