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建成支点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游劝荣院长向湖北省人大常委会报告上半年工作情况
7月29日上午,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游劝荣在湖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上作《关于2025年上半年工作暨执行工作情况的报告》。
“今年以来,全省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审判工作的意见》,在省委领导、省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和最高人民法院指导下,紧紧围绕省委十二届历次全会安排部署和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决议要求,忠实履行职责,服务支点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上半年,全省法院受理案件783048件,结案558048件。其中,省法院受理案件11489件,结案7464件。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深化长江司法保护、推进行政机关“一把手”出庭应诉、执行“一案双查”等经验做法得到最高人民法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20个集体和22名个人获省部级以上表彰和通报表扬。”游劝荣院长在报告中介绍。
一是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为支点建设保驾护航。紧扣“以审判工作现代化服务湖北高质量发展”的主题,举办15期全省法院院长研讨班,组织三级法院院长联动研讨,激发全省法院抬升工作标杆、服务支点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开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服务保障支点建设行动,推行涉企案件经济影响“双向分级”评估,最大限度降低司法办案可能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的负面影响。审结各类涉企案件291376件,案件在线评估率达92.21%。扎实开展规范涉企执法司法专项活动,集中整治超权限、超范围、超数额、超时限查封、扣押、冻结企业财产措施,纠治拖延执行等违规行为,整改问题案件512件。推动立、审、执全流程提速,为经营主体降本增效,全省法院涉企案件平均审理时长59天,同比下降1天。加大对“新官不理旧账”、拖欠企业账款以及“远洋捕捞”、小过重罚等不诚信、不作为、乱作为行政行为的监督力度,依法审理行政许可、行政协议、行政处罚等案件2704件,做实依法平等保护各类经营主体。审结知识产权案件7766件。审结破产案件391件,盘活资产147.05亿元,妥善化解债务502.02亿元。深化长江司法保护,审结一审环境资源案件944件。围绕“枢纽提能战略”,出台司法服务保障“水运上的湖北”、“轨道上的湖北”、“航线上的湖北”等指导意见,妥善处理涉中欧班列、航空物流等纠纷,助力打造新时代“九州通衢”。审结海事海商案件761件,助力加快建设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审结行政案件9511件,助力法治政府建设。依托全省120个行政争议化解中心,引导当事人在行政诉讼前选择复议、调解、和解等非诉讼方式化解行政争议677件。持续推动行政机关“一把手”出庭应诉工作,全省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达95.9%,11个县区行政机关“一把手”出庭应诉率达到100%,相关工作经验得到最高人民法院和省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
二是全力保安全护稳定,推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湖北。依法打击刑事犯罪,审结一审刑事案件21262件,判处罪犯30713人。审结严重暴力、涉枪涉爆、制毒贩毒、跨境赌博、电信网络诈骗、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等犯罪案件2512件,有力震慑犯罪、保护人民。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深化“打伞破网”、“打财断血”,审结一、二审黑恶犯罪案件15件83人,执行到位“黑财”895.35万元。依法审理最高人民法院指定管辖的刘捍东、李勇等原中管干部职务犯罪案和足球领域系列腐败案。积极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审结金融纠纷案件143795件。强化府院联动,妥善审结涉房地产、建设工程领域案件20752件,助力“保交楼”、“保交房”。积极推动“结案”向“解纷”转变,全省法院上半年上诉率、申诉申请再审率同比分别下降1.58个百分点和0.57个百分点。全省105个基层法院派出诉讼服务团队入驻区(县)一级综治中心,576个人民法庭已经全部在社区(镇)一级综治中心建立联络点,做好指导调解、司法确认、速裁快审工作,最大限度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进一步压实信访责任,实质性化解信访积案4483件。
三是致力于解民忧暖民心,为增进民生福祉忠实履职。坚持涉民生案件“小案不小办”,审结涉住房、医疗、教育等民生案件3.3万件。积极推进“平安家庭”建设,审结家事纠纷案件35191件,签发人身安全保护令89份。从严打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672件,发出从业禁止令21份。对怠于履行监护职责的父母发出家庭教育令214份,全省法院1000余名法治副校长走进校园,让学生在法治守护下健康成长。办理司法救助案件623件664人,发放司法救助金1665.46万元,及时为涉诉困难群众救急难。促进企业依法规范用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审结劳动争议案件15653件。持续开展根治欠薪专项行动,审结追索劳动报酬案件1378件,帮助劳动者追回“血汗钱”2.797亿元。
四是坚持提质效立公信,努力让公平正义可感可触可及。深化长期未结、久押不决案件专项清理,长期未结、久押不决案件同比分别下降12.53%和33.33%。全省法院5篇裁判文书、3场庭审获评最高人民法院“百篇优秀裁判文书”、“百场优秀庭审”。成立湖北法官惩戒委员会,一体推进错案认定、责任审查、组织处理等程序,守牢案件质量生命线。全面推行院庭长阅核制,发挥院庭长带头办理重大疑难复杂案件示范效应,院庭长办理案件299986件,占比53.76%,阅核案件151139 件,占同期结案总数27.62%。用好“案例库”、“法答网”平台,通过“法答网”解难答疑3511件,2个咨询提问入选最高人民法院法答网精选答问,累计80个案例入选人民法院案例库。持续深化“脱薄攻坚”工作,推动相对薄弱基层法院脱薄向强、质效创优,孝感市孝南区法院作为全国首批薄弱法院已成功脱薄出列。积极开展“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主动融入基层治理体系定分止争,调解、审结案件14.85万件。
五是坚持转作风提能力,锻造荆楚审判的文明之师。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通过组织专题读书班、专题辅导授课、研讨交流等方式,推动将党的纪律规矩转化为干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建立公务接待“负面清单”,明确要求各级法院开展公务活动不得在基层人民法庭用餐。深入开展“干部素质提升年”活动,举办“法官大讲堂”等专题培训4场,培训干警22768人次,开展“司法技能大比武”、“案例精研”等活动,提升广大干警业务素质。加强法院文化建设,打造“青衿读书会”、“周末青简”等文化品牌,提升干警人文素养。
六是自觉接受人大监督,不断加强和改进法院工作。认真办理省人大常委会交办的11件代表委员建议、提案,日常办理代表委员关注案件48件。以“法院开放日”等形式,邀请代表委员调研视察、旁听庭审、见证执行、参与信访听证共8780人次。邀请21名全国、省人大代表赴黄冈视察人民法院执行工作。邀请最高人民法院、省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和20名全国人大代表、省人大代表视察海事审判工作。
游劝荣院长指出
在执行工作方面,近年来,全省法院认真落实省人大常委会《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的决定》,始终从厚植党执政根基的高度来认识把握执行工作,树牢“公正高效”、“善意文明”执行理念,以立审执一体化协作推进实质解纷,执行质效持续向好。2023年以来,全省法院共受理各类执行案件130.3万件,结案118.34万件。执行“一案双查”、失信预警和信用修复、执行质效落后法院重点管理等12项工作机制被最高人民法院、省委推广。
一是坚持问题导向,加强执行监督,持续规范执行行为。聚焦制约执行工作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加强建章立制,探索“双重管理”模式,建立“裁执分离”、“分段集约”执行机制,对执行工作质效长期落后法院实行重点管理,工作经验得到最高人民法院推介。大力整治顽瘴痼疾,针对消极执行、选择性执行、久执不结等突出问题,通过督促、指令、提级、协同、集中等方式,交叉执行案件19218件,到位金额31.31亿元。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违规终本问题,建立终本管理员制度,杜绝违规操作,2024年全省法院终本合格率提升至88.33%;开展“终本清仓”专项行动,累计出清50913件,首执案件终本率下降至26%。针对执行案款管理不规范、发放不及时等问题,严格落实“一案一账号”,开展执行案款专项审计,促进案款发放“日清日结”。
二是以暖商护企为重点,发挥执行职能,不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出台《湖北法院执行服务营商环境工作指引》,开展规范涉企执法司法专项活动,就司法办案给企业生产经营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行双向分级评估,探索“执破融合”改革,建立失信惩戒预警和信用修复机制,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全省法院执结各类涉企案件415311件,案件在线评估率达97.6%。在全省设立127个“执行事务中心”,优化“一站式”服务流程,推广应用“智慧执行”,实现财产查控、评估拍卖、案款发放等全流程线上办理。2024年,全省法院首执案件平均结案用时较全国水平少2天,执行完毕率同比提升近4个百分点。
三是以荆楚雷霆行动为抓手,强化执行攻坚,全力兑现人民群众胜诉权益。连续三年开展“荆楚雷霆”专项执行行动,累计拘留16574人,罚款2147.78万元,对362人限制出境,移送公安追究拒执犯罪683人。全省法院累计28.83万件首执案件执行完毕,执行到位金额1028.82亿元。加大涉民生案件执行力度,共执结涉民生案件9.74万件,执行到位27.36亿元。加大执行救助力度,先后为3178名申请执行人发放司法救助金7809万元。坚持有信必复,全面实行执行局长每周接访、包案化解,化解执行信访案件3609件。
四是坚持综合治理,深化执行联动,共同推进诚信社会建设。推动跨部门数据实时互通,打破不动产登记、户籍查询、税务数据等关键信息壁垒,跑出司法查控“加速度”。引入律师、公证等社会专业力量参与执行、辅助执行,与省发改委等部门紧密配合,加强信用联合惩戒,系统推进执行难源头治理。2024年全省法院民事裁判申请执行率同比下降5.37%,自动履行率提升至47.4%。
下一步,全省法院将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全面落实省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以更高站位筑牢政治忠诚,以更强担当服务支点建设,以更实举措践行司法为民,以更大力度深化司法改革,以更严要求从严治院治警,为加快建成支点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