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湖北法院5月份新闻热点回顾
人民法院报
内容摘要:为进一步提升薄弱基层法院脱薄工作帮扶质效,近日,记者获悉,湖北高院在全省范围内确定15个基层法院作为首批薄弱基层法院实行定点联系帮扶,督促指导薄弱基层法院提质脱薄。
内容摘要:为进一步深化“一性两化”建设,推动执行工作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不断向2035年实现“切实解决执行难”目标奋进,近日,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制定出台《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开展“规范执行提质效攻坚年”集中统一行动实施方案》。
内容摘要: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人民法院法官邬小丹在审理一起因房屋过户登记引起的行政诉讼中,为实质性化解矛盾纠纷,充当“跑腿员”,多方走访,帮助原告依法办理相关手续。最终,原告拿到了祖父遗嘱留给他的房屋,并办理了房屋过户登记。原告向法院递交了撤诉申请书时激动地说:“太感谢你们啦,要不是你们我还不知道要奔波多久,我再也不用告了!”
内容摘要:近日,湖北省咸丰县人民法院唐崖人民法庭携手县派出所、司法所、市场监督管理所等多个部门,一同前往唐崖镇燕朝村燕朝小学,开展了以“法治护航 伴你成长”为主题的普法宣传教育活动。
内容摘要:近日,湖北省荆门市东宝区人民法院启动“荆楚雷霆·2024”集中执行行动,聚焦执行难案积案,开展为期半个月的专项执行行动,共出动警力200余人次,奔赴60余个执行现场,拘留36人,拘传82人,扣押车辆2辆,扣押名牌手表一块、名牌戒指一枚,执结案件43件,达成执行和解31件,执行到位金额240余万元。行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检察官现场监督见证执行。
内容摘要:湖北武汉法院优化司法供给,持续加大对关键核心技术、重点领域、新兴产业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努力打造国际知产纠纷解决优选地。
内容摘要: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丧葬被视为一种表达尊重和敬意的方式,亲朋好友们通常会积极参与对逝者的追思和怀念,以帮助逝者亲属减轻悲痛,接受和理解死亡。然而,由于殡葬行业存在的特殊性,有时因逝者亲属对服务内容、流程等产生疑虑,从而发生难以调和的矛盾冲突。家住湖北的李某下班后因突发疾病去世,其家属在办理殡葬事宜过程中,未能与殡葬中心就费用问题达成一致,继而引发纠纷,阴差阳错间使逝者长达一年无法火化。法律尊重和保障每一个个体全生命周期的人权和尊严。面对这一问题,湖北省鄂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于日前成功调解了该起殡葬服务合同纠纷,实质性化解了逝者家属与殡葬中心的矛盾。法院立足人文关怀,倾力促成双方和解,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文明风尚,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司法裁判的生动实践。
内容摘要:湖北竹山探索“两代表一委员+法院”机制,内外同向助力基层社会治理。“我们既要‘抓末端、治已病’,凝聚代表委员解纷力量,更要‘抓前端、治未病’,倾听代表委员心声。”竹山法院立案庭庭长袁智禄说。
内容摘要:近日,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人民法院针对当地冻青古建筑群发出司法保护令。明确禁止对冻青古建筑群的古砖、古墙、古木等实施拆除、损毁、占用、刻划、涂污等破坏活动,禁止在冻青古建筑群保护范围内新建、扩建、添加任何临时性、永久性建筑物或者构筑物,禁止在冻青古建筑群保护范围内进行其他建设工程或者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这是湖北法院发布的首例古建筑类司法保护令。保护令发布后,引起了舆论的正面评价。央广网、湖北日报、荆楚网、极目新闻、一点资讯等多家媒体转载。
内容摘要:为充分发挥司法建议外溢效应,强化行政案件诉源治理,凝聚起生态环境保护合力,巴东法院向县林业局发出司法建议,建议林业主管部门就如何执行行政强制法第五十条的规定出台实施细则。收到司法建议后,巴东县林业局及时召开会议研究制定了具体文件,对催告、代履行等作出具体规定,并第一时间反馈。
内容摘要:2018年1月,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人民法院在全省率先开展金融专业审判,将水果湖人民法庭打造为金融专业法庭。立、调、审全归口管理,受案涵盖银、证、期、保、基等全金融业态……在“专业”“领先”的背后,这个金融法庭也有更多温暖“标签”。
内容摘要:近日,湖北省仙桃市人民法院行政争议化解工作室在仙桃市综治中心正式揭牌运行。此前,仙桃市政府与仙桃法院先后联合印发《关于建立行政争议多元化解府院联动工作机制的通知》《关于加强行政机关“一把手”出庭应诉 推动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的通知》等文件,切实推进行政争议源头化解、多元化解、实质化解。
内容摘要:近日,湖北省孝感市中级人民法院印发《执行局长信访接待日制度(试行)》,并对外发布《关于从本月起在全市法院实行“执行局长信访接待日”的通告》,要求全市法院执行局长全面推进执行“信访接待日”制度,将每周三(法定节假日除外)固定为执行局长信访接待日。
内容摘要:近日,在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工商联商协会建设座谈会上,武汉市东西湖区人民法院与4家商协会签订了诉前调解工作框架协议,成为东西湖区“法院+工商联”开展民营经济多元化调解的新尝试。东西湖区民营企业发生经济纠纷,自此实现“只进一扇门”“只跑一次腿”,在商协会里就能完成调解。
内容摘要:近日,武汉海事法院、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生态环境部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长江海事局、长江航运公安局共同签署《关于建立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府院联动联席会议机制的备忘录》。
湖北日报
内容摘要:近年来,武汉市洪山区法院和平法庭弘扬新时代“枫桥经验”,立足区域特点,强化多维赋能,联合3个重点社区,开展“法治夜校”“法律六进”“普法零距离”等活动100余次。设立巡回审判点、法官工作室和诉讼服务站,设立全市第一家“楼宇纠纷诉调对接工作室”,努力实现案结事了政通人和。4月26日,和平法庭负责人在全市法院“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工作推进会上作交流发言。
内容摘要:近年来,信用卡纠纷案件受到社会广泛关注。武汉市汉阳区法院深入前端发力,通过司法建议等方式加快信用卡纠纷的诉源治理。该类司法建议的发出,是汉阳区法院落实最高法院“二号司法建议”,积极维护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将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的生动实践。
内容摘要:为推动执行工作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向2035年实现“切实解决执行难”目标奋进,近日,省高级人民法院制定出台《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开展“规范执行提质效攻坚年”集中统一行动实施方案》。
内容摘要:2021年7月,阳新县人民法院携手阳新县总工会设立“法院+工会”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室,探索“法院+工会”劳动争议多元化解。近三年,工作室受理各类劳动争议案件372件,结案326件,调解成功率87.63%。
内容摘要:近年来,随着法院新类型案件不断增加,对外委托鉴定案件数量呈高增长态势。为提升案件办理质效,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新洲区法院在司法鉴定工作中,通过及时审核、跟踪督促、移转材料等方式,严格把控司法鉴定时间节点,推动案件办理进度。2023年以来,该院已办结委托鉴定案件755件,鉴定机构平均鉴定用时25.3天,鉴定效率大幅提升。
内容摘要:在江汉区法院的积极推动下,经江汉区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江汉区依法治区委员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动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走深走实的六项举措》。《六项举措》明确,行政机关正职负责人是本机关行政应诉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原则上“一把手”出庭应诉率应为100%。
内容摘要:秭归县人民法院九畹溪法庭,因 《离骚》而得名。多年来,该人民法庭深耕诉源治理,深入推进三治融合、多元解纷等工作,做深做实新时代“枫桥经验”,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2023年,共办结案件232件,调撤率(调解和撤诉案件占总结案数比例)超过98%。如此高的调撤率从何而来?近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进秭归,探寻九畹溪法庭实质解纷“密码”。
内容摘要:近日,武汉市东西湖区人民法院成功实施首例“诉转破”审理,发挥破产清算功能,帮助消费者追回损失。目前该案件经清产核资,公司无资产清偿债务,管理人将提起追收股东出资诉讼,继续追讨债务。
法治日报
内容摘要:近年来,武汉法院始终坚持立足环资审判,深度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环保理念,不断延伸司法职能,守护大美江城,筑牢生态保护司法屏障。
内容摘要:近日,大冶市人民法院裁定批准该青铜铸造公司重整计划草案,顺利终结破产重整程序。历经7年“淬炼”,传统青铜铸造工艺最终走向新生。
内容摘要:为保护知识产权、维护市场秩序,近日,湖北省汉江中级人民法院、天门市人民法院、天门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天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召开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座谈会,为汉江辖区首个知识产权联合保护工作站揭牌,并签署《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框架协议》。
内容摘要:汉江中院破除人岗固化,常态化推进干部易地交流工作,激发法院干警干事创业活力。
中国长安网
内容摘要:近日,湖北省孝感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了一起标的额仅39元的信息网络买卖合同纠纷。一审法院认为小钟起诉材料不足以证明该院对本案具有管辖权,以此作出不予受理的裁定。小钟不服,上诉至市中院。二审法院承办法官拿到该案后,意识到此案虽小,但如果一裁了之,矛盾纠纷可能无法得到实质性解决,于是法官决定着手调解,真正化解矛盾。小刘最终同意退回39元货款,收到货款后的第四天,小钟的撤诉申请书也到达法院。
极目新闻
内容摘要:极目新闻记者对话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四级高级法官张云燕,详解彩礼新规下,湖北法院如何发挥司法职能、开展诉源治理,进一步引导社会公众树立正确的婚姻和家庭观念,弘扬文明进步的家风家教,以法治力量助力社会发展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