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人民法庭(63)| 永葆为民初心 绘就青山“枫景”

作者: 刁盈超    发布时间:2023-11-06  访问次数:51066

  “武昌在前头,逡巡不肯去。为爱青山矶,且对青山住。”因风景秀美、生活幸福,在有记载的历史上,青山古镇就曾引得名士流连。武汉市青山区,素有“十里钢城”之美誉。作为工业新城区,近年来,青山区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幸福安康,更是形成“江水满眼绿,钢城白鹭飞”现代工业与青山碧水相映成趣的美好画卷。美好生活,离不开法治的支撑。青山区人民法院红钢城中心人民法庭作为中心城区最大的“家事和道交一体”专业化一类法庭,充分发挥司法便民优势,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抓前端,治未病”,切实发挥了“小法庭”在共同缔造过程中的“大作用”。

31.jpg 

32.jpg          随着嫩绿的芍叶尖在手上上下翻飞,赵阿姨的一兜青菜择完,一场家门口的“庭审”也结束了。

 2023年9月,在武汉市青山区人民法院与北苑社区共建的法治长廊,红钢城中心人民法庭法官与社区干部、居民代表围桌而坐,现场调解一起房屋漏水相邻关系案。

 原来,几个月前,家住北苑社区的张阿姨发现自家电视墙漏水,考虑到隔壁就是邻居徐阿姨家的厨房,张阿姨怀疑是墙内下水管道漏水,便多次找徐阿姨协商解决。但双方不仅没就漏水问题达成一致,反倒因言语不和导致矛盾升级。

 “庭长,街坊们没事总爱在法治长廊坐坐,能不能请你们来一次现场调解,以案普法?”想起共建法治长廊的初衷就是让居民享受到“家门口”的“挂号开方”服务,北苑社区书记张琳发起邀请。于是,法庭干警“接单”走进社区,倾听张阿姨的诉求,询问徐阿姨的难处,了解围观居民们的意见。最终,在法庭干警与社区干部、居民代表的共同努力下,张阿姨与徐阿姨达成调解协议,由徐阿姨负责对张阿姨家中电视墙及电视机进行维修。两位老邻居握手言和,笑逐颜开。

 揭牌成立以来,红钢城中心人民法庭主动融入青山区党委领导下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将北苑社区作为“无讼”村(社区)创建的试金石,创新“法院指导+社区参与+居民自治”诉源共治机制。

 “在社区接到居民纠纷投诉或发现矛盾隐患时,及时对接法庭工作人员,法庭派员到社区开展纠纷化解工作,同时动员街道、社区的退休干部、区优秀党员等乡贤能人参与调解工作,推动矛盾纠纷就地调处,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解纷目标。”红钢城法庭负责人陈倩倩表示。截至目前,北苑社区共依托该机制调处基层矛盾58件,得到辖区党委政府和群众的高度认可。

 红钢城法庭进一步健全协同联动机制,充分创新并运用“法院+交警+保险”、“法院+妇联”、“法院+社区”、“法院+公安”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在钢花村街、新沟桥街、工人村街等街道及下属社区,建立基层矛盾治理点13个。矛盾治理点依托社区综治网络打造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平台,社区网格员利用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收集辖区居民的调解请求,派发给法庭,法庭到现场与社区人员一起组织调解,今年以来,平台共受理案件688件,成功化解585件,将更多矛盾化解在“家门口”,止步于诉前,降低了社会矛盾成讼率。

33.jpg          “法官们放心,姑娘这个月初就把钱转给我了,上个月还回来看了我!”我院红钢城法庭第二次拨出的回访电话中,徐师傅跟法庭工作人员开心说道。

 90年代初,徐师傅与前妻协议离婚,约定女儿小徐由前妻抚养,徐师傅每月支付抚养费260元。后因刑事犯罪,徐师傅服刑九年,无法支付女儿抚养费,刑满释放后因愧疚,多年未与女儿往来。2023年初,62岁的徐师傅身患多种疾病,需长期住院治疗、护理,将女儿小徐告上法庭,要求其每月按时给付赡养费。小徐认为徐师傅未尽到抚养义务,多年来对自己不闻不问,拒绝履行赡养义务。

 为化解两人矛盾,解开双方心结。承办法官多次多地联合调解员、社区工作人员等组织双方做调解和释法工作,经面对面交流、电话沟通等多种方式,小徐同意放下恩怨,每月探望父亲并支付800元赡养费。签署调解协议当日,小徐专门给徐师傅买了一套新衣服,并主动将赡养费转至他名下。看着崭新的衣物,徐师傅感慨万千。

34.jpg          今年以来,红钢城中心人民法庭以创建“枫桥式”人民法庭为契机,以系统思维推进人民法庭“调立审执”一体化建设,先行先试,提供“调立审执”一窗式服务,推动纠纷实质化解。

 红钢城法庭将“以调促执”“以执推调”相结合,内挖潜力,推动诉讼服务从“分散式”向“一窗式”转型,提升案件诉讼服务质效,切实打通服务人民群众司法需求的“最后一公里”。

 红钢城法庭开通分流引导、诉非衔接、调裁对接、登记立案、繁简分流、集约送达、跨域立案、在线调解、网上庭审等司法服务。设立诉前调解室,依托全院引入的5个调解组织,安排调解员轮流在诉前调解室开展多元解纷工作。截至10月,法庭委派调解率达94.21%,诉前调解成功233件,诉前调解成功分流率达38.83%,诉前调解案件即时履行率100%。

 对于进入审理程序的案件,充分考虑案件执行难度,从有利于案件执行、促成案结事了的角度依法裁判。发挥道交案件“加速度”、家事案件“回到初心”两个品牌优势,将调解贯穿案件始终,高度重视裁判文书释法说理、案件法律释明和判后答疑工作。截至10月,法庭调撤率71.09%、一审服判息诉率95.52%。

 对于诉后案件,实行判后回访和观护制度,持续跟踪案件动态,积极督促当事人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努力促成执前和解。自该机制适用以来,红钢城法庭法庭共促成执前和解53案。

35.jpg 

36.jpg          “法官,我是青翠苑社区的居民小刘,上次您来社区讲法治课的时候提到可以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我现在需要您的帮助!”2023年9月份的一天,红钢城法庭工作人员接到辖区居民的求助电话。

 8年前,25岁的妻子小刘与丈夫小李经人介绍后相识、相恋并结婚,婚后第二年两人女儿出生。早年,双方生活非常幸福、和睦。随着女儿成长,家庭开销增大,逐渐出现矛盾。

 2023年6月,吃饭过程中,小刘和小李又因为家庭经济开支问题发生争吵,过程中,孩子大哭,两人撕扯到一起,小李动手打了妻子小刘,小刘一气之下报警。警察出警后经过核实、调查,向丈夫小李出具《家庭暴力告诫书》,小李当场向警官承诺不会再动手打小李。

 2个月后,两人再次发生争执,小李怒急之下又向小刘动手。小刘在医院消毒、检查伤口后向法官打来求助电话。

红钢城法庭工作人员为小刘开通维护妇女儿童权益绿色通道,引导其完成《人身安全保护令》的申请、立案、举证程序。经审查、核实,认定小刘的申请符合条件,在妇联工作人员、社区民警的共同见证下,向小李发出《人身安全保护令》,禁止其对小刘实施家庭暴力。

 事后,根据小刘的情况,红钢城法庭工作人员向小刘释明了离婚案件的具体法律规定,小刘表示待自己考虑清楚后会依法提起离婚诉讼。

 为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2023年4月11日,青山区人民法院联合区公安分局、区妇联、区民政局在青山江滩结婚登记点举办《关于建立反家庭暴力协作机制》会签仪式。四家单位设立人身安全保护令案件受理“绿色通道”,深化协同合作,做到处理家庭暴力案件前期响应快速、中期处理及时、后期震慑持续,打击家暴行为。

 为进一步维护安定和谐,红钢城法庭在辖区内聘用家事调查员、家事调解员504名,建立家事调处网格,联合聘请的专业心理疏导人员,发挥“回到初心”家事调解室的作用,将家事审判和家事法律宣传放在为群众办实事和社会治理大局中统筹推进。在共同缔造中做好法律宣讲员的角色,举办“法治夜校”13期,开展“法律六进”27次,组织旁听庭审8次,组织“法庭开放日”14次,有效传递法庭声音、讲好法治故事。

 法庭还在新沟桥街、八吉府街的巡回审判点建立“红钢城法庭便民服务站”,提供诉讼引导和法律咨询服务,针对不同困难群体开展精准、联动帮扶。对于经济困难、心结难纾的当事人及时给予关怀和帮助,对符合条件的当事人予以缓交、减免诉讼费,今年以来已有97人次受益。


 


编辑: 柯学文 曹波
文章出处: 武汉市青山区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