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攻坚|这次执行到位不简单!
执行工作是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一个执行案件处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老百姓对司法公信力的感知。囿于财产查控系统的不完善,面对纷繁复杂的执行状况,如何破解查人找物的痛点堵点难题,及时兑现老百姓胜诉权益,考验着法院干警的政治素养和法律素养。
突发疾病
无辜路人遭遇飞来横祸
“吴某的儿子把钱送来了!”消息传来,引得来凤县法院执行局干警全体欢呼。
一起普通的执行案件,为何引起多人关注?
事情回溯到2022年,刘某骑车正常行驶,吴某突然冲出将其扳倒,用拳头及泥瓦刀殴打、砍砸,造成刘某轻伤一级。案发后,公安机关立即对吴某采取了约束措施,经鉴定,吴某系精神障碍患者,作案时无刑事责任能力,法院决定对吴某强制医疗。
后刘某就侵权行为向吴某及其监护人赵某(吴某之妻)提起民事赔偿,判决生效后,吴某、赵某迟迟未履行,刘某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查询财产无果
首战铩羽而归
接到案件,执行干警立即展开调查:吴某系低保户,患有严重精神障碍,自案发后便一直在精神病医院接受治疗,吴某还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病等疾病。吴某的监护人赵某也身患多种疾病。
“线上+线下”调查反馈,二被执行人无固定收入,名下无车辆、房产、有价证券等可供执行财产。
司法拘留条件不成熟,信用惩戒收效甚微,依照办案经验,执行干警初步判断这个案子“不好办”。
刘某家本就不宽裕,因此次意外及并发症需长期治疗,之前向亲朋借的钱还没还上,住院费用一天天增加,刘某的病情同样牵动着执行干警的心。
这个案件很棘手,执行迫在眉睫。
为了保护申请人权益,执行干警立即启动司法救助申报工作,同时加紧对吴某和赵某的财产调查。
动员工作碰壁
一拳打在棉花上
经了解,吴某夫妇育有一儿一女,均已经成家,能不能从情理上说动他们,给刘某支付一定的费用?
“法官,我父亲患有精神病,法律规定他不用承担责任,你们对他强制医疗,送到精神病医院出不来,他有什么三长两短,我还要找你们赔。”在法院接待室内,戴着金项链、手拿名牌包的吴正(化名)先声夺人。
“我知道你找我来做什么,刘某的赔偿问题,谁惹的事你们找谁去,我不是被执行人,别想让我出!”说完便扬长而去。
显然吴正做了“功课”的,这次是有备而来。
那就再做做被执行人女儿的工作。
“我早就嫁出来,当年我父母什么都没给我,现在我要养家糊口,手里没有钱!”
执行干警好说歹说,吴某女儿吴昕(化名)一口回绝,拒绝代为赔付。
未查询到被执行人财产,动员其子女工作也没做通,再一次“碰壁”后,案件陷入僵局。
拨云见月
执行“长出牙齿”
“他们家仗着精神病人打人不犯法,多次纵容外出伤人,这两年派出所都有他伤人的记录,社区和相关单位也劝说过家属加强管教,家属也不在乎,有他在我们都不敢带小孩出来玩。”
“听说他们家属在闹,你们法院别顶不住压力又把人放出来,到时候我们周边住户怕是又没安生日子过了。”
“他们家是低保户,无固定职业和收入,年纪大了一身的病,刘某那个钱怕是没指望。”
调查中,不断有群众向执行干警反应情况。
“本次调查发现周围群众对本案特别关注,有恐慌被执行人再度伤人者、有抱怨监管不到位者、有对执行持消极态度者。这个案件如果办的不好,会在社会中造成极坏影响,当事人及社会公众对司法信任度将会降低。如何破局?找准‘七寸’是关键!”执行干警在办案日记中写道。
再调查,去吴正家看一看。
一次问路时,热心群众的话成了办案突破口“你们要找的那栋楼就在最里面,是还建房(征地拆迁后补偿给拆迁户的房子)。”
凭借着敏锐的嗅觉力,执行干警作出判断“吴某、赵某是本地人,虽然不动产中心没有房产信息,有没有可能还建房指标登记在他人名下?”带着这个疑问,执行干警转变办案思路,立即驱车前往征地拆迁指挥部。
果然吴某的还建房及安置补偿款全都登记在吴正名下。
“你不是被执行人,有权拒绝代为偿还债务,现查明你处置了被执行人的财产,责令你3日内将赔偿款交付至法院,逾期将采取强制措施。”
当执行干警再度亮剑时,吴正自知没有退路,这场执行终于落下帷幕。
“经评估,吴某病情未完全缓解,对辖区居民正常生活和财产安全存在严重隐患,本院决定对吴某继续强制医疗。”
刑庭法官将信息反馈后,执行干警悬着的心也放下来了。
一锤定音,定的是民心。
“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这一使命如何具象化?
从申请人家属、社区群众、自由玩耍的孩子们的笑脸上,执行干警找到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