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模范法官”杨军:让法治天平一尘不染

发布时间:2021-10-18  访问次数:10236

近日,杨军法官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最高人民法院追授“全国模范法官”称号。杨军,生前是荆州市沙市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庭长、一级法官、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2020年7月25日,杨军同志在加班审阅涉黑案件材料时,突发主动脉夹层破裂,送医抢救无效,于7月29日不幸去世,52岁的生命永远定格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一线。当前,湖北省正持续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努力打造信念坚定、执法为民、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政法铁军。今天《榜样的力量》就来关注“全国模范法官”杨军。

这是杨军生前的办公室。办公桌、书柜、地面到处都是一摞摞堆起的卷宗。桌上静静躺着的一叠文稿纸,上面是他手写的工作安排。

荆州市沙市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法官助理肖婷说:“最多的时候一天要开七八个庭,有时候由于被告关押地点不同,一天要辗转几个地方开庭 。”

刑事审判,既担负着惩治犯罪的重要职责,又是法院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主阵地。随着扫黑除恶进入收官阶段,大量涉黑案件涌入法院,杨军的担子更重、压力更大。2019年,一起涉案金额达13亿余元、涉及4152名集资参与人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交由杨军承办。200余本卷宗,杨军硬是用15天的时间“啃”完,4152名受害人的每一笔钱款都查得明明白白,每一笔退赔都算得清清楚楚。

荆州市沙市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法官张志浩说:“被告人多达16名,罪名有10余个,最后的判决书写完之后有10万字。要理清各个被告人在犯罪中的地位作用,参与了哪些事实,是否构成犯罪的要件,以及他们各种量刑情节,那是一个相当大的工程。”

每当遇到部分当事人上门送礼或者律师想攀关系,“有话法庭说”成了杨军最常说的一句话。

湖北博智律师事务所律师朱天鹏说:“他的裁判体现了法律的公平公正,他总说有什么理,有什么话,讲在法庭上。”

保存在杨军电脑里的文档修改时间,无声地记录着挑灯夜战的每一个夜晚。繁重的案件让杨军身体频频亮起红灯,但在他心里,办案最大。

荆州市沙市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邹应斌说:“我看他的精神不是蛮好的时候,我说你赶紧要去医院看,他说我把这个案件办完了我再去医院。我要是真正知道有这事,我逼也要逼他去的。”

7月25日,是杨军生命中最后一个星期六,也是杨军儿子25岁的生日。由于当天审判委员会要研究两起涉黑案,他放弃了去武汉为儿子庆祝的计划。这不是杨军第一次爽约,却成为了他与家人永久的别离,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没办完的案件依然是杨军心里最深的牵挂。

荆州市沙市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邹应斌说:“当他进手术室之前,我想打一个电话鼓励鼓励他,他说你放心你就不要操心我的了,就是我手里的案件要安排人办时间可能来不及了,就这样的。我真也没想到,这就是最后一次通话。”

如今,杨军家里还未拆封的兵器杂志再也等不到阅读它的主人,退休以后和妻子回西安吃凉皮的小小愿望也永远无法实现。

杨军爱人张津说:“总觉得我们从结婚到现在都没有出去过,去的最远的地方就是武汉,去陪了一天儿子,一直忙,什么都是没有时间,休假也是事情太多。”

一生择一事,一事为公正,这是杨军一生的坚持。

荆州市沙市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法官张志浩说:“国徽在上,法袍在身,天平在心。杨庭长是我们年轻法官的楷模和领路人,我们会接力传承实现杨庭长维护公平正义的法治理想,为人民司法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编辑: 柯学文 陆明
文章出处: 长江云